本项目面向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及相关专业,建设“微纳卫星设计与测控综合仿真实验”虚拟仿真平台,开展微纳卫星设计、测控与卫星在轨模拟实验。本项目依托课题组在微纳卫星研制方面的技术与软件系统积累,通过教学科研相互促进,充分发挥科研成果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,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兴趣,实现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。
微纳卫星以其成本低、模块化程度高、研发周期短等优势,日益受到航天领域的重视,同时也成为高校开展航天教育和卫星研究的重要途径。
但微纳卫星用于实验教学,仍然存在以下问题:
1)使用真实的微纳卫星教学,受资金限制,台/套数有限,学生只能观看一些演示实验,参与度低,无法满足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的需求;
2)微纳卫星测控系统建设对场地、环境要求高,设备维护成本高,同时操作存在较高的风险;
3)当前国内仅有不到十所高校成功发射了卫星,学校内缺乏真实的卫星数据供学生使用进行算法验证,学生缺乏深入探索的兴趣。
因此,本项目面向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及相关专业,建设“微纳卫星设计与测控综合仿真实验”虚拟仿真实验室,开展微纳卫星设计、地面环境试验与测控实验。
本项目依托课题组在微纳卫星研制方面的技术与软件系统积累,通过教学科研相互促进,充分发挥科研成果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,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兴趣,实现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。
1.《热分析简明教程》(刘振海、陆立明、唐远旺)
2.《机械振动学(第2版)_闻邦椿》(闻邦椿 等编著)
3.《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(第2版)》(张文志)
4.《通信原理(第7版)》樊昌信、曹丽娜
5.《天线与电波传播》(曹祥玉 编著)
[1] 刘振海、陆立明、唐远旺. 《热分析简明教程》[M]. 北京:科学出版社.
[2] 闻邦椿. 《机械振动学(第2版)》[M]. 北京:冶金工业出版社.
[3] 张文志. 《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(第2版)》[M]. 哈尔滨: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.
[4] 樊昌信、曹丽娜. 《通信原理(第7版)》[M]. 北京:国防工业出版社.
[5] 曹祥玉. 《天线与电波传播》[M]. 北京: 电子工业出版社.
1.《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系列教材--宇航概论》(胡其正)
2.《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系列教材--航天器总体设计》(彭成荣 编著)
3.《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系列教材--航天器结构与机构》(陈烈民 编著)
4.《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系列教材--航天器热控制技术——原理及应用》(侯增祺 编著)
5.《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系列教材--空间环境工程学.》(黄本诚 编著)
[1] 胡其正. 《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系列教材--宇航概论》[M]. 北京: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.
[2] 彭成荣. 《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系列教材--航天器总体设计》[M]. 北京:中国科学技术.
[3] 陈烈民. 《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系列教材--航天器结构与机构》[M]. 北京: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.
[4] 侯增祺. 《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系列教材--航天器热控制技术——原理及应用》[M]. 北京: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.
[5] 黄本诚. 《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系列教材--空间环境工程学》[M]. 北京: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.
[6] 叶云裳. 《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系列教材--航天器天线-理论与设计》[M]. 北京: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.
[7] 叶云裳. 《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系列教材--航天器天线-工程与新技术》[M]. 北京: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.
实验一:卫星认知与组装
1.1实验要求
在整体展示卫星形状结构的基础上,让学生直观观察到卫星主要由结构热控、姿控、通信、星务、电源五大分系统构成。了解卫星五大分系统的在卫星中的作用。同时,可以展示每个分系统的基本组成模块,掌握五大系统构建一个完整卫星的方式。
1.2操作步骤
操作一:卫星认知
认识所有卫星模块,了解其功能。
操作二:卫星组装学习
观看卫星组装过程教学。
操作三:卫星组装
根据组装教学和自己的理解,按照自由顺序随意组装卫星。
实验二:卫星热设计
2.1实验要求
本试验共包含如下两个要求:
1、修改卫星多层的厚度,设置环境条件,调节卫星工作模式,进行卫星热试验。
2、掌握真空罐的操作。
2.2实验步骤
第一步,输入多层的厚度。
第二步,设置待测温模块的温度采集点。
第三步,可以自由选择每块板的测量点,每块板测温点最多4个,总测温点最少1个,最多15个。
第四步,在卫星的表面,安装加热片,并将卫星放在支架上
第五步,打开真空罐门,将支架和卫星沿导轨放入真空罐中,关闭真空罐。
第六步,进行抽真空操作和降温操作。
第七步,启动热试验,根据选取的测温点,观察采集到的温度曲线变化。
实验三:卫星结构设计
3.1 实验要求
通过本实验,熟悉振动台的基本操作,并通过试验及数据分析,掌握卫星主承力结构设计的方法和原理。
3.2 操作步骤
第一步,输入外框厚度。
第二步,选择加速度测量的位置点。
第三步,将卫星安装在振动台上,设置振动台振动条件。
第四步,观察并记录输出数据。
实验四:微纳卫星测控
4.1 实验要求
1、了解卫星测控系统的构成,熟悉卫星测控系统的基本操作;
2、熟悉基本的卫星控制指令。
4.2 实验步骤
第一步,观看卫星轨道运动模拟;
第二步,了解不同视角下卫星运动信息;
第三步,指定卫星下行数据,并进行数据接收;
第四步,了解卫星常用的测控指令;向卫星发送动量轮A开/关指令,观察卫星运动变化;
4.3 实验数据分析
卫星在太空中沿轨道运行,其能源主要通过太阳电池阵接受太阳光照产生。卫星运行过程中,太阳光入射角实时变化。入射角的变化通过专业软件STK产生,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自学该软件。
一、实验目的
卫星设计及测控是集机械、通信、电子及控制系统于一体的大型复杂工程,本实验以微纳卫星作为仿真对象,通过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使学生掌握如下内容:
1)掌握微纳卫星系统构成及各组成系统工作原理与功能;
2)掌握微纳卫星热设计分析方法及热试验操作;
3)了解微纳卫星力学分析方法及振动试验操作;
4)掌握微纳卫星地面测控原理与构成并了解基本的卫星测控指令;;
5) 通过真实的卫星数据使学生了解微纳卫星在轨工作状态、空间环境特性。
二、实验要求
1、认识卫星结构热控、姿控、通信、星务、电源五大分系统构成,了解卫星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。掌握完整的卫星组装流程。
2、了解影响卫星温度的主要因素:卫星多层厚度和卫星运行工况。了解真空罐的基本操作,通过温度实验了解不同的多层厚度和工况条件下卫星的热力学特性。
3、掌握卫星结构设计对卫星的力学性能影响。了解振动台的基本操作,能通过振动台激励测量卫星不同位置的加速度。
4、了解卫星测控系统的基本构成、卫星与地面通信的基本概念以及卫星的基本控制指令。
本实验项目考核由操作考核和实验报告两部分构成,其中,操作考核占总成绩的60%,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40%。程序的四个模块中,卫星认知组装、卫星热实验和卫星结构实验和卫星测控均包含操作考试。四个模块各占操作考核成绩的25%。
实验报告由三部分组成:
1、卫星热实验分析
通过“卫星热实验”模块,学生对卫星进行了解后,将获得的卫星热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,完成曲线绘制,写入实验报告中,由实验老师评分,该项占实验报告成绩的40%。
2、卫星结构实验分析
通过“卫星结构实验”模块,将记录的相应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整理,完成曲线绘制写入实验报告,由实验老师评分,该项占实验报告成绩的30%。
3、卫星测控分析
通过“卫星测控”模块,将记录的相应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整理,完成曲线绘制写入实验报告,由实验老师评分,该项占实验报告成绩的30%。